为何这两位师把投资做得出神入化,董事长吴刚被立案调查。据接近相关内情的人士称,关键是他们都笃定地践行这个世界上最简单但又最有用的智慧和原则
吴强/文
今年91岁的“股神”巴菲特,这次立案调查可能涉及吴刚违反基金公司治理规定。吴刚本人并未在旗下的公募基金公司担任管理职务,投资生涯堪称一神话。他从11岁就开始玩转股票,但曾指示要求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某支基金产品清算事宜,20岁时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以尽早收回资金,主张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盈利和未来等因素评估股票价值,降低风险。根据基金相关法律法规,寻找合适的时机买入并长期持有。巴菲特深得价值投资精髓,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股东不得未依法经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决议擅自干预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经营活动,并用严格的自律管理风险,其指示要求清算等行为涉嫌违反上述规定。据悉,他的财富逐年增加,九鼎投资旗下公募为九泰基金。另据该人士透露,2008年成为世界首富。他是有史以来最的投资家,涉及该基金产品主要出资人为九鼎集团自有资金,有两句值得寻味的投资箴言:“若你不打算持有某只股票达十年,目前该基金产品已经清算完成。根据基金法规定,则十分钟也不要持有。”“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架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
查理.芒格今年已经96岁了,在美国,很多人把他誉为“当代圣人”。但其实查理·芒格并非一帆风顺,年轻时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和失去至亲的痛苦,但他摆脱了悲伤和痛苦的纠缠,乐观而积极地生活,理性地思考。如巴菲特所说:“查理把我推向了另一个方向,而不是像格雷厄姆那样只建议购买便宜货,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在巴菲特看来,芒格是一位思想家。而芒格的合伙人李录也是这么看的:他灵魂的本质是一个道德哲学家,一个学者。
巴菲特与芒格合伙经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股票账面价值实现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这两人有一个最的共同点,都非常喜欢读书,通过汲取知识并严格地遵守投资规律而成为善于决策的投资者。
巴菲特说:要想投资成功,就要拼命地阅读;芒格说:只要有一本书在手里,就不觉得是浪费时间。
为何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能把投资做得出神入化?关键是他们都笃定地践行这个世界上最简单但又最有用的智慧和原则。
投资首先要远离风险
和很多人不同,查理.芒格对成功的渴望远不及他对失败的关注。他总是逆向思考——想要获得幸福,就要研究痛苦是怎么造成的;想要企业强盛,先研究企业如何衰败;分人关心如何在股市上赚钱,他最关心为什么分人在股市上赚不到钱。他喜欢说的一句农夫谚语蕴含了这种思维: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有一次,芒格在机场候机,遇见一位年轻的朋友,这位朋友很惊讶地问他:“你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为什么还要坐民航客机,经受这么多麻烦呢?”芒格回答:“第一,我一个人出差坐专机太浪费了;第二,我觉得坐民航客机更安全。”
道相通,这和《道德经》中的观点遥相呼应。《道德经》第50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意思是:人从娘胎里出生,死后埋入泥土。属于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却走上了死路,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太想活好,反而过度了。听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战争中不会被兵器所杀伤;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不把自己置身于有死亡风险的境地。
真正厉害的人不仅懂得如何赢,更懂得如何不输。步步高集团创始人段永平说过:“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有时候一湿就是一辈子!”辛苦很长时间积累的成果,往往一个错误就全归零,一失足成千古恨,从商投资如此,从政为官如此,从军打仗更如此。
所以,在投资上,不做错事非常重要,甚至更重要。芒格认为很多时候当别人逐渐丧失理智时,成为一个理性投资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不会把450亿美元随便撂在那儿,但你必须能判断出那个高科技股票直蹿云霄的癫狂时刻并控制自己远离。你挣不到任何钱,但却可能幸免于灭顶之灾。”
那怎么样避开诸多危险的坑呢?
芒格非常喜欢读传记,从别人的失败里吸取经验教训。他持续收集人类历史上各种人物、企业、乃至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失败案例,并把失败原因归纳成自己的决策检查清单,这种刻意练和自律,让他在人生、事业决策上几乎从来不犯错。而长期在正确的道路上积累、不走回头路,带来的复利是极其可观的。
越了解查理.芒格的风格和经历,就越觉得他像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章中说的“善生者”。首先他生活简朴,从不追求骄奢淫逸,没有“生生之厚”;其次他不去可能让自己“死掉”的地方,远离各种风险和圈套,真正做到“其无死地”。
芒格说,嫉妒是最愚蠢的原罪,因为它损人不利己,但人之所以会嫉妒,是因为有比较。在老子看来,善与恶、美与丑、高与下都是相对的,是比较出来的。真正活得自在的人,不会执着于自己的评判,不会把事事都分个好坏优劣,而是让事物顺着它的规律去发展。自然也就不会被一时的利益打乱节奏,失去判断的依据。芒格和巴菲特都反对短期追涨杀跌的投资,从众心理往往也是出于怕落后于人,看见别人投资赚到了钱,便不经判断蜂拥而至。相反,巴菲特和芒格只做熟悉的投资,过多的无限制将会导致失败。
认真地想,《道德经》中的老虎、犀牛、兵刃是致人死地的外在风险,而贪婪、放纵、傲慢等人性的弱点,其实是人们的“内在风险”。
老子给人们的忠告是远离外在的风险,也要克制内在的贪奢。“善生者、无死地”才是明的生存哲学;坚守价值,远离风险才是明的投资策略。
回归本质和常识
如何坚守价值? 巴菲特的一次投资经历非常有意思。某一次,他跟随导师格雷厄姆购买了GEICO的股票,这只保险类股票带给他极的收益。起初,别人问他为什么买入这只股票,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格雷厄姆买了GEICO。随后,巴菲特意识到这是一个轻浮的理由。他知道,任何一种投资都要符合市场规律而不应受制于某个人的影响。于是他走进GEICO公司,身临其境地感受这家公司的风格,了解公司的经营方法。
有一个细节让他眼前一亮,他注意到这家公司用保险费进行投资,最终收获的利润超过保险公司赔付的费用。后来他了解到,和当时主流的经营策略不同,GEICO公司主要面向和军人客户,这两种人是稳健、事故率不高的群体。而其他分析专家看到的是GEICO的市场份额,对这只股票嗤之以鼻。巴菲特在父亲的鼓励下重新对GEICO进行评估,认为这是一家飞速发展的企业,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先后四次购买了GEICO股票,持股数量达到350股,一共投资10282美元,第二年,GEICO股价上涨了两倍多,巴菲特赚了5000多美元。
坚守价值就是要遵循那些最简单但可靠的商业规律。对于保险公司甚至任何公司而言,衡量它收益情况的标准是赔付和收入的差,而不是只看市场占有率。巴菲特的行为依据就是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
《马太福音》中有一则寓言:一个人出国前,把三个仆人叫来,按他们的才干分别给了一些银子。最有才干的仆人,用这银子做买卖,连本带利赚了一倍;最没才干的仆人把钱埋在地里,等主人回来后如数奉还。于是,主人夺过没才干仆人手里的钱,交给最有才干的仆人,并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个故事,被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归纳为“马太效应”,指社会的资源、机会和财富,会向已经取得优势的人手里集中,从而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
全世界的财富分配现状的确符合马太效应。据统计,2019年全球最富有的500人,净资产达到5.9万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2万亿美元;而2018年全球最贫困的半数人口(38亿人)的财富加起来不到1.4万亿美元,这还不如全球最有钱的26个人多。
历史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其实这背后也是“马太效应”在作祟——社会的财富、权力不断向少数人集中,贫富差距也不断加,最终导致阶级矛盾爆发、社会秩序崩溃,然后战乱不断、人口规模减少,直到改朝换代,又开始一轮新的循环。
如果资源趋于集中的“马太效应”是社会规律,那自然规律则与之相反——富余的会被削减,不足的给予补充。
比如在自然界,高山峻岭会被风化,慢慢变成小山包,而深谷盆地会逐渐被淤泥和风沙填满,慢慢变成平原;再比如在动物界,凡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动物,狮子老虎之类,它们的生育率通常比较低,而食物链底端的动物,老鼠兔子之类,生育能力通常很强。
无论是地理地貌还是生态环境,只要没有人为干扰,自然的趋势总是归于平衡。这就是天道与人道的差别。
从2006年开始,作为美国前富豪之一的巴菲特,把他自己99%的资产捐献出来,用于慈善事业;巴菲特的好友、同为全球前富豪的比尔·盖茨也把自己绝分财富捐献给社会,并把自己人生下半场的事业,全投入在慈善事业上,致力于改善全球的医疗、环境和减少贫富差距。
这种归于平衡的规律《道德经》也说过。老子在第七十七章中说:“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馀。”同时,他提醒领导者们,想要管理好社会,就要运用天道智慧,以平衡人道的缺陷。在面对财富和权力的集中时,把手里的权力让渡给民众,把自己的财富留给世界。
不管拥有多少钱,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一夜也只能睡一张床,过多的财富反而容易成为负担。西方有一句谚语是“有钱人上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所以,把有余拿出来供奉天下的不足,这才是“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的天道智慧。
一个人真正的成就,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而在于多程度上靠近真理。尤其是对于投资者而言,多读读《道德经》,少看看成功学,会受益更多。
【作者为伟事达私董会教练、持牌人,曾任《投资者报》执行总编、正和岛裁,著有《跟道德经学领导力》(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