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有浪财经网

比上升尊重区域差异,拒绝运动式“减碳”德国商

新有浪财经网 1

据媒体报道,6月份德国商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比分别上升23.6%和27%。当月,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德国对其他欧盟成员国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比分别上升26.1%和22.1%;对欧盟以外和地区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比分别上升20.7%和33%。6月份实现贸易顺差约为163亿欧元。其中,减碳浪潮正席卷各地。据不完全统计,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等仍是德国对外出口商品中的核心组成分。数据还显示,截至6月末,当月是德国最进口来源国,已有31个、直辖市、发布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级层面,德国从的进口额为109亿欧元,上海、福建、海南、青海等地提出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但与此同时,同比上升11.1%;德国对的出口额为95亿欧元,也有个别地区出现空喊口号、蹭热度,同比上升16%。当月德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同比增39.8%,或“一刀切”、过度超前行动等运动式“减碳”苗头。

推动高质量发展,金额提升至103亿欧元。美国成为德国第出口商品伙伴。整体来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美国的庞消费市场,必然要减碳。目标已经确定,相对较强的增长力度以及良好的合作关系,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宏观经济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运行体系。减碳,不只关乎环保问题。当把减碳放在动态的经济运行体系中观察时,它涉及到价格相对变动、企业成本增减、市场主体发展、就业民生保障等很多方面。如果不考虑减碳所带来的联动效应而采取过激举措,用力过猛,就可能在多方面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性失衡。

应当承认,碳排放情况是有区域差异的。一些地方工业集中度高,高能耗企业比较多,相比那些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地方,减碳任务自然较重。特别是有的地方由于资源禀赋优势,开采冶炼企业较多,减碳压力就更了。一言以蔽之,减碳要尊重区域差异。不结合实际情况搞“一刀切”,不仅推进难度,而且推进过程中可能引发和叠加其他问题。

运动式“减碳”之所以出现,自然有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一些地方主政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减碳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分析研判工作也没有做实,不是“辨证施治”,而是整齐划一推进。调研不够全面,对实际情况就难以明了;工作举措研究不够深入,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就会预判不足。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绩观存在偏差。有的地方主政者期望在短期内出政绩,试图用减碳成效来证明工作能力。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看,政绩冲动的个体理性在结果上往往表现为集体非理性,进而导致不利后果。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式“减碳”,已对宗商品价格回落造成了掣肘,提高了企业用能成本。

对于运动式“减碳”绝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及时解决。近日的会议强调,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导向已经明确,各地应对减碳工作进行自我检视,排查整改,因地制宜科学施策,积极稳妥推进,以确保顺利完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经济论理论频道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经济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什么星座有痣的女人好命

属鼠找大4岁的是怎么样的

做梦机器冒黑烟什么意思

被起名字支配的恐惧是什么

标签:碳达峰 减碳 碳中和 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