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为2.7%,在美国的白宫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创下2013年以来的同月最低纪录。韩国就业人口自3月以来连续7个月保持增势,时任总统拜登完全不理会记者对于美国新增就业数据远不及预期的提问,增幅创下2014年3月以来新高。15岁以上就业率为61.3%,自我吹嘘一番后,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失业人口为75.6万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讲台。
根据专业人士预计,同比减少24.4万人。非经济活动人口同比减少13.2万人,9月美国非农业新增就业人口达到50万才是合理水平,为1668.5万人,而实际数据是19.4万,连续7个月减少。按年龄来看,还不及预期的一半,60岁以上(32.3万人)、20-29岁(20.2万人)、50-59岁(12.4万人)、40-49岁(1.8万人)的就业人口均增加,这是很反常的。
毕竟美国现在进行的基础设施,唯独30-39岁就业人口减少1.2万人。按行业看,项目规模要远远超过“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时候美国量修建坝等基础设施,卫生和社会福利服务业(28万人)、运输和仓储业(16.3万人)、教育服务业(9.8万人)的就业人口增加。值得一提的是,雇佣了批失业人口,热火朝天兴土木。
当时的美国经济数据,起码在就业率上还是很好看的。现在的美国就业率却低得很反常,所以才引起记者高声提问,试图打断拜登。
而拜登根本不理会记者,一直在吹捧这个基建项目,演讲结尾还不忘提一嘴,说的基建规模是美国的三倍,讲完后马上开溜。
毕竟他焦头烂额的事情太多了,美国的经济数据反常的不只是失业率,还有通货膨胀率异常高,已经到5.3%了。
今年三月的时候,美国的失业率为6.2%,这已经相当高了,不过这个数字还是有水分,因为按美国的统计标准,长期失业人口并不统计在失业率中,统计为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
自疫情开始,不少美国人长期找不到工作,以至于被统计为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其实他们是有工作意愿的。
当时美国财政长耶伦就说这个失业率要再算上疫情爆发以来退出劳动力市场的400万人,所以美国实际失业率是10%。
于是拜登一上台就先采取措施,延续美国的疫情失业补助,这个措施马上在国会通过了,拜登的措施确实发挥了社会安全网的作用,让美国普通人不至于在疫情期间完全揭不开锅。
刚开始发钱的时候,财政长非常有信心美国通胀率不会“爆表”,然而她话音刚落美国的通胀率就冲上4.3%,超过美联储自己设置的2%警戒线,直接“爆表”了。
这个时候的拜登说:“最紧要的是让美国经济真正重回正轨,让美国渡过难关,为此要实施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这说明拜登也不想让这些福利计划持续太久,解决完美国民众一时之困后,终归家还是要当回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拜登的基建计划在国会拉扯了好几个月后,好歹算是通过了,真正实施起来,看上去也是很有效果。
7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4月时的4.6%幅上调到7.0%。也就是他们认为美国今年GDP经济增长率将要达到7.0%。
此时拜登终于能够开始分批削减和停发对失业人群的补助项目,迫使想靠着补助不工作的懒人重返工作岗位,同时压低通货膨胀率。
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首先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个经济增长率预测,7.1%的经济增长率确实很高,按照美国庞的经济体量,绝对量的增长是很惊人的。
但要注意,全球绝多数的GDP在2020年是下滑的,GDP增长率以2020年作为基数,这个基数本身就不正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来就预计今年是一个经济复苏年。
他们预计的各国经济增长在这个不正常基数的基础上都会很高,比如曾预测2021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将要达到12.5%。
其实去年印度经济萎缩了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基础是新冠疫情今年基本被控制住,如果印度的经济在今年只是恢复到2019年,那增长率就有7%了,预测12.5%并不过分。
美国的GDP,去年相比前年下滑了4%左右,若是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真的达到7%,扣掉去年的经济萎缩,其实就是比2019年增长了3%。
两年增长3%,平均每年增长1.5%,这个数字在发达中算好的,但对于美国来说很一般。而且美国现在的通货膨胀率已经突破5%。为了维持经济增长,美国付出的代价确实有点高。
在拜登开始实施基建项目,并逐渐停止发放救济也有一段日子了,就业率却比预计差了那么多,通货膨胀率还居高不下,美国的经济现在确实很反常,很像美国1970年代的经济“滞胀”现象。
当年的美国,陷入了经济增长停滞,同时通货膨胀率高的问题。在1979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11.3%。当时的情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段时期美联储陷入了保住就业指标和稳定通货膨胀的两难。
美国联邦储备本质上是一个私人机构,由十二家银行共同出资,但是美联储却是由总统任命的,所以这个职位经常受制于总统,并不总是能按照自己的专业意见独立做决定。
美联储一方面要降低利率,让企业多贷款扩生产,这样企业就可以多招工,降低美国的失业率。但另一方面,低利率又鼓励了民众消费,使通货膨胀率升高。这时美联储就要增加利率,鼓励民众存款,以压低通货膨胀。
不管是通货膨胀率过高,还是失业率过高,美国总统的支持率都会下降,这时候美联储就会很为难,所以从肯尼迪一直到卡特总统的任期,美联储一会增加利率,一会又降低利率。
每次增加利率,美国都面临着比上一次更严重的失业和经济增长停滞,而每次降低利率,美国都面临比上一次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特别是当年卡特总统任期的末尾,伊朗突然停止石油出口,西方所有石油进口国生产成本一下提高,经济全陷入滞胀。当年全球通胀率一度达到了16%。比如英国的经济增长率只有2%,通货膨胀率却一下达到了12%。
卡特总统当时专门开会讨论如何应对恶性通货膨胀,最终的解决方案是让美联储幅加息,当时美国的利率达到了惊人的20%。
如此高的利率让美国企业从银行贷款就是在借高利贷,于是美国经济马上陷入停滞,1979年有1.5万家美国企业破产倒闭,836万人被迫失业。
那几年美国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但是直到1982年,恶性通胀才被抑制下来,当时的美国民众饱受摧残。
直到里根总统上台,事情才有改观,这位总统推行了星球战计划和苏联对抗,把民众和在野的视线从经济数据上转移开。
同一段时期,苏联入侵了阿富汗,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伊斯兰世界的反感,美国说服沙特阿拉伯性地量出口石油,把石油价格压得很低,长期保持在苏联开采石油成本价之下。美国和沙特联手打击苏联软肋。
这段时期的西方度过了很长一段低价能源时光,同时,里根本身有点经济学背景,所以任命了一位专业人士来担任美联储,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让他放手去干。
这位专业人士叫保罗·沃尔克,在他担任美联储期间坚决压制住美国通货膨胀,最终美国经济从滞胀中走了出来。
现在拜登面临的问题也和当年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根据英国媒体10月7日的报道,欧洲天然气价格在10月6日突然飙升了37%,来到了历史点。
现在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已经是3月份价格的十倍。这么夸张的能源价格,直接让欧洲不少钢铁、化工和化肥公司宣布停产,西方的媒体也多次指责俄罗斯把天然气卖得太贵了,这是在输出通胀。
但是,根据俄罗斯天然气企业提供的公开数据,今年前九个月,俄罗斯对欧洲出口的天然气销量接近历史水平。
也就是说起码从今年前9个月来看,俄罗斯根本没有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欧洲的天然气供给总体肯定还是充足的。
而欧洲的能源需求水平也不会发生戏剧性地变化,甚至欧洲在碳中和上的步子迈得很,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低。
俄罗斯只是在9月略微减少了对欧洲的能源供应,俄罗斯总统普京还专门出来解释。他说今年欧洲供暖季提前到来是一个意外事件,俄罗斯作为欧洲最的能源供应国,已准备好在价格飙升之际稳定能源市场,并称俄罗斯今年对欧洲天然气的出口将会创下历史新高。
其实想一想也知道,美国之前一直违背欧洲的意愿,制裁“北溪2号”管道项目,说是“避免欧洲对俄罗斯产生依赖”,现在好不容易放行这个项目,俄罗斯肯定不希望天然气价格涨,让欧洲真的开始忌惮对俄罗斯产生依赖。
所以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有另外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美国放水,已经让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宗商品价格全线上涨。
所以现在美元放水真是害人害己,按照美国近期的经济数据和疫情数据,美国肯定不会像卡特总统时期一样把压制通胀作为最优先,肯定还是先追求经济增长,否则美国真的可能要饿死人了。
即便美国真的马上停止放水,按照货币传导机制的规律,全球宗商品上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现在全球宗商品价格全线上涨,产生的效果非常类似于1970年代中东产油国抱团推高油价,将会使西方乃至全球集体陷入滞胀时代。
作为全球经济的枢纽,许多资源也需要向外获取,所以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受到的影响将会相当小。
首先是有着非常完善的粮食储备保障制度,中储粮在市场上投放储备粮、储备肉,可以让食品价格保持稳定,这是最关乎国计民生的。
另一方面,在去年实行了国内国外经济双循环,致意思是,咱们国内最基础的食品和生活用品要尽量保持自给自足,稳定国内的物价水平和工资水平。
最后,是唯一完全控制住疫情的,现在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原材料涨价,我们的商品也同步涨价,外国也没有办法不买的商品,可以把输入性通货膨胀抵挡回去。
老话说得好,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出生在一个强的。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